关于印发《威尼斯赌场_澳门威尼斯赌场-【app*官网】:“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_威尼斯赌场_澳门威尼斯赌场-【app*官网】

威尼斯赌场_澳门威尼斯赌场-【app*官网】

关于印发《威尼斯赌场_澳门威尼斯赌场-【app*官网】:“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

来源:威尼斯赌场_澳门威尼斯赌场-【app*官网】:政府办 发布时间:2022-07-14 字体大小:

望政办发〔2022〕7号


威尼斯赌场_澳门威尼斯赌场-【app*官网】: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威尼斯赌场_澳门威尼斯赌场-【app*官网】:“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


各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区直各相关单位:

威尼斯赌场_澳门威尼斯赌场-【app*官网】:“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已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威尼斯赌场_澳门威尼斯赌场-【app*官网】: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7月8日

威尼斯赌场_澳门威尼斯赌场-【app*官网】:“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

规划(2021-2025


“十四五”时期(2021-2025,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攻坚期。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指示和视察湖南“三高四新”讲话精神加快建成美丽幸福强盛现代化新望城。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长沙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十三五”期间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基础与现状

1.健康望城稳步推进,人民健康状况处于全省前列。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健康长沙、健康望城成为全社会共识。健康望城融入城市发展。坚持卫生健康事业公益性,“十三五”规划期间,财政累计投入卫生事业资金达9.3亿元,创新利用医疗投资PPP项目投资16.8亿元的威尼斯赌场_澳门威尼斯赌场-【app*官网】:人民医院建设项目启动,智慧医疗融入智慧城市鲲鹏体系同步建设,城市楼盘社区配套医疗卫生用房“一圈两道三场”建设,规划引领建成“1530”城乡医疗圈。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进一步巩固省级卫生县城创建成果,美丽乡村、旅游文化古镇群建设成果丰硕,城乡公园、文化、体育设施完善,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宜居宜业。蚊、蝇、鼠、蟑螂等病媒生物控制在较低密度,乔口镇荣获国家级卫生乡镇、靖港镇获省级卫生乡镇,全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20.3%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活动深入人心。健康教育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村入户,控烟限酒、居民健康素养得到普及。“环法自行车”“铁人三项”等体育赛事成功举办,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健体强身等健康理念深入人心,关注健康、追求健康的社会氛围初步形成。居民期望寿命从201576.7岁增加到202077.59孕产妇死亡率降低为零,人民整体健康水平处于全省前列。

2.公立医院改革稳步推进,城乡医疗保险体系健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2017年区人民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区精神病医院、区心脑血管病医院等相继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区20家公立医院、135个村卫生室已取消药品、耗材加成,实行零差率销售。推行药品采购两票制、药品带量采购、药品价格联动、短缺药品监测等制度,药品供应保障顺畅,20182020年两次参加省、市考核名列前茅。医共体建设试点初见成效。区人民医院与铜官街道第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乌山街道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探索医疗服务价格一元化、差异化两种不同的合作模式医共体试点,受到群众好评。各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省、市三甲医院建立医联体13个。2020年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住院达?7.6217万人次,区内医疗机构住院达5.3458万人次,占总住院人数的70.14%,区内住院次均费6298.2次,较2015年上升25 %。区内首次住院率达80%医疗保险体系改革落地生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扩大,实现异地就医联网结算。2020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简称城职医保)单位4366家,共105735人,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简称城居医保)达421849人。城职医保和城居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补偿比例分别为85%62%。大病商业保险、疾病应急救助、雷锋580救助、健康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等制度落实,人民群众医疗负担减轻,打赢了健康脱贫攻坚战。

3.卫生资源稳步增长,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2020年末,全区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526个,较2015同期增长10.74%。其中医院40个,开放病床3910张(较2015同期增长26.34 %)。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5.4。全区卫生人员总数达5305人,拥有执业医师数达2157人,执业护士2505人,较2015年同期增长134%公立医院规模扩大。长沙市四医院(长沙市中西结合医院)即将建成投入使用。威尼斯赌场_澳门威尼斯赌场-【app*官网】:人民医院纳入长沙市医疗投资PPP项目建设。“十三五”期间累计铺排医疗建设项目27个,完成投资1.2亿元。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楼、靖港镇格塘卫生院等大型医疗卫生项目建成投入使用。政府投资5121万元,购置核磁共振、四维彩超、CT等设备投入使用,公立医院服务环境优美、医疗设施齐备、诊断能力提升,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增强。构建多元化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实行“放管服”改革,下放审批事项?13项,“一件事一次办”。优化医疗机构审批流程,医疗机构设置审批与执业登记合并,中医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实行备案管理。市场配置吸引大批优质医疗资源投资望城,社会资本举办的月亮岛街道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运行正常,白沙洲街道基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蓄势待发,长沙康乃馨老年病医院、宁儿妇产等民营医院发展壮大,医疗机构总数较2015年上升10.74%医疗服务网底更密。推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改革,村卫生室实行“行政、业务、人员、药械、财务、绩效考核”六项统一管理,在岗乡村医师全部参加企业职工社会养老保险。月亮岛、高塘岭等地公开招标设置楼盘社区卫生服务站8个。以公立为主,社会资本相互补充的多层次、多样化的“1530”医疗圈,基本满足人民群众医疗服务需求。

4.医疗服务能力稳步提升,群众就医环境改善。医疗平台实力增强。区人民医院的重症医学、神经内科、介入治疗、骨科、肾内科等临床诊疗学科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疑难杂症、大病救治等诊疗水平稳步向三级医院迈进。区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妇保、儿保、产科、妇科诊疗技术进步明显,达到二级医院标准。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疾病预防控制、职业病防治成效显著,成功创建全国死因监测先进单位。区精神病医院由乡镇卫生院转型成为专科医院,精神病人收治能力达300人,病人救治管理能力增强,心理咨询、心理干预等学科起步发展。核磁共振、CT、四维彩超、高清DR、实验室检测等设备助推临床诊疗诊断、公共卫生检测能力提升。人才队伍结构优化贯彻落实《长沙市争创国家吸引集聚人才平台若干政策(试行)》(长发〔202212号,简称人才政策“升级版45条”),实施卫生人才培养五年规划,有序开展全科医师转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人才自训。5年来,累计招聘卫生人才112人,引进10人,全区高中级职称达742人。成功创建市级临床重点学科2个,在岗全科医师达181人,处于全省前列。基层服务能力提升。20152020年实施2个三年服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区人民医院牵头成立内科、外科等14个区级临床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定期开展查房、病历处方点评、培训等临床医疗质量控制活动,发挥医疗技术帮扶支持作用。实施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村卫室清零等行动,参加全国“优质医疗服务基层行”活动中桥驿镇中心卫生院、乌山街道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6个单位获得国家卫生健康委通报表彰,授予“社区医院”称号,靖港镇中心卫生院、大泽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4个单位获得省市卫健委表彰,达二级医院服务能力推荐标准、基本标准。

5.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增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传染病控制成果显著。传染病疫情报告、预警预测、调查处理、检测检验工作机制,疫情处置能力在新冠疫情防控中得到检验,成功阻击疫情。法定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较低水平,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得到落实。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维持在95%以上继续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消除麻疹的成果得到巩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提高。继续实施十四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临床医师参与公共卫生管理形成共识,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业务质量稳步提高,2020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达到65人。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0%以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率分别达83.95%84.29%2020年省级考核处于前列。妇幼民生实事有效落实。定期组织适龄妇女“两癌”筛查和孕产妇免费产前筛查、无偿献血等民生实事。住院分娩率达100%,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92.94%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达96.16%,保持孕产妇零死亡。重点推进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关爱行动,每年扶助727人,发放奖扶资金866.584万元。

6.医疗信息化水平提升,智慧医疗初具雏形。银医合作推动信息化建设。携手长沙银行合作实施“健康望城”智慧医疗项目建设,投资约1800万元升级改造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初步实现4家区属医疗卫生单位、18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运营健康望城公众号。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普及应用湖南省基卫、公共3.0信息管理系统,推广居民健康信息卡,打通临床诊疗、公共卫生信息壁垒网上预约、自助打印、无线支付、健康码等普及应用,公众号关注人数达38.6万人建设远程医疗系统。利用基层医疗机构设备优势,逐步建成区医学影像、心电远程诊断平台,依托省部级优质资源开展远程会诊服务。

(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机遇和主要挑战

1.发展机遇

从全球来看,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大变局的演变,也必将推动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大变革、健康产业新一轮的大发展,对健全全球公共卫生安全长效机制、实现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和发展新格局,均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

从全国来看,党中央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对全面深化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进行了新部署,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赋予新使命。人民对健康的追求呈现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特征,将为卫生健康事业创造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既大大提升了全民的卫生健康意识,广大医务人员在疫情防控中的卓越表现,也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和赞誉,形成了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推动卫生健康领域新变革。5G、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基建”助力卫生健康和医疗保障服务模式数字化转型提速,深刻改变传统卫生健康服务、支付和监管模式,引领互联网医院、远程医疗等“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有力地推动卫生健康服务和保障体系新常态转型,为优化卫生健康资源供给、拓展健康服务的内涵外延培育了新动能。

从省市区来看,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南的重要讲话,对湖南发展锚定了新坐标、明确了新定位、赋予了新使命,也为湖南卫生健康事业提供了前进方向和根本遵循。省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把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纳入实施“三高四新”战略的重要内容。健康湖南、健康长沙行动的扎实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快速发展,为“优流程、提效率、防疾病”创造了有利条件,将加快推动卫生健康工作理念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望城融入长沙城区,全国百强县、“一江两岸”,双地铁等区位优势突显,高铁西城、海归小镇等建设将助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望城卫生健康事业迎来高质量发展的机遇。

2.主要挑战

在推进“健康长沙”“健康望城”建设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过程中,我们将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任务艰巨繁重,存在不少实际困难和现实问题。与“健康望城”相比,全区医疗卫生资源结构和区域布局有待优化,配置不够平衡,服务供给体系不全、结构不优、质量不高,新建片区医疗卫生资源供应不足、矛盾突出,医疗卫生项目落地进展缓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建设缺口较大、服务能力较弱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求相比,我们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体制性的障碍、结构上的问题还未有效破解,基本医疗保障水平不高,卫生健康管理体制需要创新。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存在明显短板,公共卫生机构与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不健全、缺乏联通共享,协同性不强。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构成下降缓慢,对医疗保障可持续发展带来严峻挑战;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健康需求相比,重大传染病和新发传染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未形成全社会共识,传染病防治整体能力和水平有待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能力还比较薄弱。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偏低,吸烟、酗酒、缺乏锻炼、不合理膳食等不健康生活方式比较普遍,居民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已成为重要的卫生健康问题。这些健康风险和影响因素对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医疗服务能力等方面带来严峻挑战。

二、发展战略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的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升人民健康水平为根本目的,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加快转变健康领域发展方式,大力落实“三高四新”战略,着力打造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衔接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相适应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和医疗保障制度,努力实现全人群、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加快建成美丽幸福强盛现代化新望城奠定健康基石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党的领导,全面发展。坚持和完善党对卫生健康事业的全面领导,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切实强化各级党委政府发展卫生健康事业的领导、保障、管理和监督责任,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卫生健康需求。

2.坚持以人为本,健康优先。把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转变,立足实情,将健康促进的理念融入公共政策制定实施的全过程,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体现健康优先、突出健康目标、向健康倾斜和着力保障健康需求,加快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实现健康与经济社会良性协调发展。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全面推进健康望城建设行动计划,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提升公民全生命周期健康水平。

3.坚持需求导向,改革创新。以居民健康需求为导向,坚持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创新步伐,发挥卫生健康科技创新和信息化的引领支撑作用,开展卫生健康的制度体系创新。加强卫生健康基础研究,鼓励适宜技术创新研究,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研究,创新医疗卫生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新领域,提高卫生健康服务技术水平。切实提高医疗卫生机构服务的质量、效率和效益,增强发展活力、创新发展模式。

4.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优化人口分布和卫生资源配置,统筹考虑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公立和民营之间、中医和西医之间、医疗和公共卫生之间的资源分配和发展,既兼顾各方利益,又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推动健康服务从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转变到质量效益提升的高质量发展。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到2025年,促进全民健康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健康领域发展更加协调,健康产业繁荣发展,全民健康素养大幅提高,主要健康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人人享有高质量的健康服务和高水平的健康保障,基本实现健康公平,人民身体素质明显增强,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全面建成健康强区。

2.具体指标。

长沙威尼斯赌场_澳门威尼斯赌场-【app*官网】:“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指标

类别

序号

2025

性质

健康水平

1

人均预期寿命(岁)

80

预期性

2

健康预期寿命(岁)

同比例提高(或增加1岁)

预期性

3

孕产妇死亡率(/10万)

12

预期性

4

婴儿死亡率(‰)

5

预期性

5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6

预期性

6

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

14.5

预期性

健康生活

7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30

预期性

8

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

<20

预期性

健康服务

9

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张)

7.8

预期性

10

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3.45

预期性

其中:每千常住人口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0.57

预期性

11

每千常住人口注册护士数(人)

4.0

预期性

12

每千常住人口药师(士)数(人)

0.63

预期性

13

每万常住人口全科医师数(人)

2.5

约束性

14

每千常住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人)

增长30%

预期性

15

每千常住人口3岁以下幼儿托位数(个)

3

预期性

16

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

力争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

约束性

17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城乡社区规范健康管理服务率(

70

预期性

健康保障

18

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

27左右

约束性

19

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

97%以上

预期性

20

城镇职工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医保支付比例(

稳定在80左右

预期性

21

城乡居民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医保支付比例(

70左右

预期性

22

重点救助对象门诊和门慢特医疗保障比重(

>70

预期性

23

住院费用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或按病种付费付费占住院费用的比例(

>80

预期性

24

药品、医用耗材通过集中采购平台线上采购率(

药品达到90%以上,高值医用耗材达到80%

预期性

25

药品、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品种覆盖面(种类)

药品不少于500个品种,高值医用耗材5类以上

预期性

26

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层次

进入省级统筹

预期性

健康产业

27

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年均增速(

8.5左右

预期性

三、重点任务

(一)全面落实健康行动计划

1.全方位干预健康影响因素

加强健康教育与促进,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促进及教育活动,普及预防疾病、早期发现、紧急救援、及时就医、合理用药、残疾预防及康复等维护健康的知识和技能积极推进健康单位、健康学校、健康社区、健康家庭等支持性环境建设。广泛宣传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健康知识,倡导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引导群众加强自我健康管理。实施重点人群营养干预,加强营养监测与评估,推广健康烹饪模式与营养均衡配餐。加大控烟执法力度,强化控烟工作机构及网络建设,健全完善控烟监测体系积极开展无烟党政机关、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无烟学校、无烟家庭创建活动。统筹全民健身场地及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持续打造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引导群众广泛参与健身活动;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定期开展国民体质健康监测。2022年,实现党政机关全面建成无烟党政机关,到2025年,全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0%以上。

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生活习惯推动从环境卫生治理向全面社会管理转变,把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贯穿于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全环节。持续推进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不断完善垃圾污水治理、病媒生物防制等公共卫生设施。大力推进卫生城镇、健康城市,全面提高社会健康综合治理能力。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推广保持社交距离、使用公勺公筷、科学佩戴口罩、树立良好饮食风尚、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开展控烟限酒行动、坚决革除滥食野生动物等陋习、推广分餐公筷、垃圾分类投放等健康生活习惯。

完善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全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建立区、镇、村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搭建基层心理健康服务平台,积极培育社会化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提升精神卫生服务能力。全面落实严重精神障碍救治救助,健全基层精神卫生综合管理机制,规范开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完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体系、服务标准和管理规范,鼓励社会资本举办精神卫生康复机构,加强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服务保障。探索建立常见精神障碍防治模式,积极开展心理健康促进工作,加大对特殊人群特别是儿童青少年、孕产妇和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保健。建立心理危机干预平台将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纳入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技术方案。加强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建设,提供心理援助服务,及时处理急性应激反应,预防和减少极端行为发生。

强化食品安全风险以及环境影响因素监测,提升健康风险抵御能力。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数据的报送、归集、分析和研判。强化食源性疾病监测和食品安全事故的溯源分析确保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调查率达到100%。加强饮用水、空气、土壤等环境健康影响监测与评价,深入开展环境污染与疾病关系、健康风险预警以及防护干预研究,积极预防控制环境污染相关疾病。完善饮用水水质监测网络,保障饮用水安全。加强公共场所健康危害因素监测,积极预防控制道路交通伤害、消费品质量安全事故。

2强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保障

积极落实生育政策与人口管理措施。实施三孩生育配套支持措施,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推广婚姻登记、婚前医学检查和生育指导“一站式”服务模式,继续实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强化人口信息共享和人口监测机制,持续做好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出生人口符合政策生育率保持相对稳定,出生人口性别比基本实现自然平衡,广泛开展关爱女孩、创建幸福家庭等活动。全面落实计生特殊家庭“双岗”联系人、家庭医生签约、就医绿色通道三项制度全覆盖。

大力发展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事业。加强对婴幼儿照护服务行业的政策支持,每个街道至少建成一个具有示范效应的托育机构,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网络基本构建,家庭科学养育指导到位率80%为婴幼儿家庭开展新生儿访视、膳食营养、生长发育、预防接种、安全防护、疾病防控等服务。规划建设与常住人口规模相适应的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及配套安全设施,支持引导社会力量举办普惠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增加普惠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有效供给2025 年,基本形成覆盖城乡、主体多元、设施完善、管理规范、保障有力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

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健康。建立完善妇女儿童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模式,实施妇幼健康和计划生育保障工作,针对儿童期、青春期、育龄期、孕产期、更年期和老年期妇女的健康需求提供全方位健康管理服务,坚持保健与临床结合预防为主、关口前移,发挥多学科协作优势,积极发挥中医药在妇幼保健和疾病防治中的作用。推广使用《母子健康手册》,推广婚姻登记、婚前医学检查和生育指导“一站式”服务模式,落实妊娠风险筛查评估、高危专案管理、危急重症救治、孕产妇死亡个案报告制度和约谈通报5项制度,加强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保障能力建设,促进妇幼卫生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妇女儿童享有更高质量的医疗保健服务。全面落实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措施,出生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孕产妇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得到有效控制,妇女儿童健康状况明显改善。

健全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融合发展,有效解决快速增长的老年人群医疗服务需求。开展老年健身、老年保健、老年疾病防治与康复等内容的教育活动,积极宣传适宜老年人的中医养生保健方法,推广老年期常见疾病的防治适宜技术,开展预防老年人跌倒等干预和健康指导。积极发展老年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等医疗机构以及医养机构推动开展安宁疗护服务,满足疾病终末期老年患者多元化服务需求,建设2家以上医疗机构或医养结合机构开展安宁疗护服务。强化老年人健康管理,积极培养医养结合服务型人才,开展老年心理健康与关怀服务,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推进实施“银龄安康”工程、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等。到2025年,达到老年健康全覆盖,医疗养老机构相融合;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比例达70%,老年友善医疗卫生机构占比100%

有效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善重点职业病与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报告和管理网格,加强职业健康保护,大力推进健康企业建设。提高区人民医院、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病诊断、职业健康体检等服务能力健全职业健康监管体系,落实重点行业领域职业病危害治理措施,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建立尘肺病等职业病救治和医疗救助机制。接尘工龄不足5年的劳动者新发尘肺病报告例数占年度报告总例数的比例实现明显下降,并持续下降

3.防控重大疾病

积极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治策略。建立心脑血管病知识普及教育的公众平台,普及心肺复苏等应急救护知识,实施18岁及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制度,推进“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共管创造条件开展口腔癌、鼻咽癌、肺癌等高发癌种的机会性筛查,开展癌症筛查、诊断、手术、化疗、放疗、介入等诊疗技术人员培训,健全死因监测和肿瘤登记报告制度,提供癌症预防等方面有关建议;探索在二级及以上医院实施高危人群首诊检测肺功能,将肺功能检查纳入40岁及以上人群常规体检内容,将慢阻肺患者健康管理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行区域内呼吸专科医师与全科医生联合开展家庭医生签约制度,提供慢阻肺预防等方面的相关指导建议;开展糖尿病健康科普知识宣传,为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中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规范的健康管理服务,落实糖尿病分级诊疗服务技术规范,促进基层糖尿病及并发症筛查标准化,提高医务人员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早期发现、规范化诊疗和治疗能力,实现全区糖尿病患者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信息共享。

有效防控传染病及地方病。宣传普及重大传染病、地方病相关知识。严格执行国家免疫规划,规范预防接种服务管理。加强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麻风病、狂犬病等传染病防控。动员社会各界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支持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感染者扶贫救助的公益活动,落实血站血液艾滋病病毒、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核酸检测全覆盖以及预防母婴传播措施全覆盖,全面实施病毒性肝炎各项防治措施。加强耐多药肺结核筛查和监测,规范肺结核诊疗管理。

(二)构建多元化医疗服务体系

1.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布局。30万人口配置1所三甲医院。加快长沙市四医院(长沙市中西结合医院)建设进程,力争2021年投入使用,解决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医疗资源紧缺的矛盾,满足月亮岛、大泽湖地区快速增长的医疗需求。加快丁字片优质医疗资源引进布局,规划设置三级甲等医院1家。继续优化投资营商环境,取消个体诊所、门诊部规划限制,引导优质资源投资医疗卫生事业,支持引导长沙康乃馨老年病医院、长沙医学院附属一医院等社会办医院发展壮大。构建以公立为主,社会资本互补的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供给体系。

2.加强区级医院内涵建设,做优做强双平台。一是加快区人民医院新建项目建设,力争2023年底建成投入使用。支持鼓励区人民医院积极创建三甲医院,以“补短板、强弱项”为目标,加强“胸痛”“卒中”“孕产妇急危重症”“新生儿急危重症”“创伤”五大中心建设,加强急危重症、传染病、肿瘤、急救创伤、神经医学、心血管内科、职业病等学科建设,扩大重症医学(ICU)、血液净化、肾内科等医疗救治能力,成为引领全区的临床医疗质量控制、临床检测检验、消毒供应、远程诊断、远程诊疗、公共卫生应急救治中心。二是加快区精神病医院综合楼建设,大力发展传染病、心血管内科、心理咨询、心理干预、老年病康复等学科,提高精神病合并感染传染病的救治能力。建立健全精神病医防融合机制,构建权责分明,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的精防机制,落实精神病人筛查、救治和日常管理工作,维护社会稳定,顺利通过二级精神病医院评审。

3.加强基层医院建设,提高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坚持基层医疗机构公益性,按“一镇一卫生院、一街道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社区一服务站”的原则,政府投资建成黄金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二轮服务能力提升计划,积极参加全国“优质医疗服务基层行”活动,引导茶亭镇中心卫生院、桥驿镇中心卫生院、乌山街道第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辖区人口增长实际增设病床编制,加强急诊急救、外伤、创伤、疑似难病例、重症救治能力建设,重点发展康复、老年、长期护理、慢性病管理等医疗服务,建成为二级综合医院。积极争取政府支持,采取有效措施,全力解决全区环境条件最差公立医疗机构高塘岭街道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条件,平衡全区医疗资源分布,促进共同向上向好发展。其它一般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重点发展专科特色。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采取公开招标等方式购买政府服务,建适应分级诊疗制度,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城乡“1530医疗圈”。

(三)健全公共卫生体系

1.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区血吸虫病防治站合并组建新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照常住人口万分之1.75的比例核定编制。实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标准化建设,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达到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标准。推进慢性病防、治、管整体融合发展,实现医防融合。提高现场检验检测、流行病学调查、应急处置等能力。建立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优化疾控人才队伍结构,逐步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占比,推行首席专家制度。实行薪酬制度改革,实行全员绩效管理,探索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施公益一类财政保障和公益二类绩效管理机制。健全政府保障、分级负责的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足额保障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基本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经费支出。到2022年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达“县级甲等”标准。

2.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的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体系,构建统一领导、权责匹配、运转高效的运行机制。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机制,建成多渠道疫情监测和快速反应体系。完善公共卫生重大风险研判、评估、决策、防控协同机制,提高重大公共卫生风险发现、报告、预警、响应和处置能力。制定应急物资目录,建立物资制造商、供应商信息数据库,实行动态调整,建成以生产企业产能储备、实物储备、家庭储备相结合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

3.完善公共卫生应急救治体系

加强区120院前急救能力建设按照服务人口和1/4万人的标准配备急救车辆,配齐配强配优医技力量,逐步将中心卫生院、二级及以上医院纳入院前急救网络管理,建成15分钟的院前医疗急救圈。加强医防融合机制建设,一级以上医疗机构设置公共卫生岗位,配备公共卫生管理医师3-5。制定公立医院公共卫生责任清单,实行财政一类保障。加强医防协同,进一步完善传染病疫情、医院感染事故诊断、报告、调查制度与预警工作机制。区人民医院建设感染医疗救治中心,设置传染病救治病区,编制病床200张,ICU病床占病床总数20%。基层医疗机构实现发热诊室、发热门诊建设覆盖,设置25张隔离留观病床。鼓励社会举办的医疗机构提升传染病救治能力,满足传染病隔离救治和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医疗救治需求。

4.强化卫生监督综合执法体系

探索创新卫生行政监督执法体制改革,建强建优基层卫生监督执法巡查队伍,调整优化卫生监督职能,强化“互联网督导”,提高卫生监督信息化水平,实施全行业全流程监管,严厉打击非法行医、违规执业等行为。继续实施医疗机构效验、信息投诉处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备案、静脉输注资质核准、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备案、医疗质量控制等十八项核心制度,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加强医疗行业作风建设,严格执行医疗卫生行业“九不准”“五不准”规定,整治“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检查、不合理治疗、不合理收费”行为,减轻人民群众就医负担,维护正常医疗秩序,促进医疗市场健康发展。

(四)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1.加强中医服务能力建设

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与创新相结合,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区人民医院新址设置中医药大楼,3-5个中医临床诊疗科室,发挥中医在重大疑难病、危急重症等疾病中的救治作用。湘江两岸各选择1所中心卫生院重点发展中医专科特色。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河东地区选择一所中心卫生院升级成为区级中医院,建设成为医疗功能辐射周边区县的三级医院。大力推广中医、中西结合临床运用和适宜技术。各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中药馆、国医馆,配备中医类别医师不少于3-5人,提供不少于300种中药饮片,开展针刺、艾灸、推拿、中医微创、敷熨等6种以上中医适宜技术。80%以上村卫生室、社区服务站均具有中医药服务能力。

2.鼓励中医药事业发展

利用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调查成果,加强中药资源开发利用,鼓励扶植区域内中医药企业发展,弘扬中医药文化。简化中医行政审批手续,推行中医诊所备案制度,鼓励社会资本举办中医诊所、门诊部,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的中医服务网络。鼓励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治未病服务,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探索集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为一体的中医健康保障模式。

(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1推动建立分级诊疗制度

医联体建设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抓手,大力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统筹区域内医疗资源,网格化布局组建区域医共体,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动医联体细化完善内部管理措施,促进医联体形成管理、责任、利益、服务共同体。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按照国家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政策要求,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

2.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持续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完善补偿运行、监管评价、费用控制、医保支付等关键机制,促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强化公立医院党组织建设,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和医院核心管理制度。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全面推进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合理确定公立医院薪酬结构、薪酬水平和绩效工资总量。坚持“优绩优酬”原则,落实“两个允许”与公立医院薪酬自主分配权,以增强知识价值为导向进行分配,着力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探索实行年薪制。建立健全公立医院考核考评体系,采取定性与定量、年度与日常相结合的方式,从医院服务评价、办医方向、平安建设、医院管理、医院发展等考核确定医院党政年薪。按照医生(技师、临床药师)级别和岗位,实行不同等级年薪,提高其合法收入和待遇。探索年薪计算工分制,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同工同酬,重点向临床一线、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合理拉开收入差距。

3建成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完善医疗保障政策体系。建立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筹资机制,确保医保基金可持续发展。稳定并继续扩大参保覆盖范围,健全医保扶贫的长效机制,将困难人口分类纳入财政资助范围,实现应保尽保。强化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制度之间的互补联动、有机衔接,夯实托底保障功能,有效化解因贫致贫的返贫风险。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政策,完善门诊医疗保障制度,人民群众公平、公正享有基本医保权益。

深化医保重点领域改革。改革药品耗材招标采购,积极开展药品、耗材带量采购、量价挂钩、以量换价,降低药品价格。加强药品购销合同管理,规范药品货款支付。推进医药采购信息流、资金流、药物流“三流合一”信息化管理模式。改革医疗服务价格,以“控总量,调结构”的成本和收入结构变化为基础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逐步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提高医疗服务收入(不包括药品、耗材、检查、化验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例。建立通过医保支付标准引导价格合理形成的机制,并完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妥善平衡处理好医、保、患等各方关系,确保医疗机构良性运行、医保基金可承受、群众总体负担不增加。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助推三医联动。推进以总额控制为主、按病种付费、人头付费等为辅的多元复合式支付方式改革,完善医保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的谈判协商机制,建立“合理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的激励约束机制、风险分担机制、质量评价机制,激发协议医疗机构主动控制成本的内生动力,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

健全医保管理服务体系。严格落实医保基金监管责任,保持打击欺诈骗保高压态势。健全监督举报、智能监控、诚信管理、责任追究等监管机制,构建基金监管长效机制。加强医保基础管理工作,完善制度和基金运行统计分析,健全风险预警与化解机制,确保基金安全平稳运行。借助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契机,从智慧政务、城市治理、医疗健康、医疗保障等领域入手,构建医保公共服务、业务、协作、监管、决策为一体的自主可控智慧医保服务平台,推进医疗保障“放管服”改革,全方位助力望城发展,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4.强化药品供应保障

进一步强化医政药政管理体系建设,继续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加强抗菌药物、精神类、麻醉类药品管理,优化临床用药目录管理和规范,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坚持招采合一、量价挂钩,全面实行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积极稳妥扩大集中采购药品的品种范围。加强短缺药品监测预警、分级储备制度,探索短缺药品供应保障配送机制。开展临床用药综合评价,充分发挥临床药师作用。建立公平公开竞争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加快推进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实施药品医保支付标准完善与药品、医用耗材相配套的医疗机构结余留用政策,促进中选产品优先合理使用,将集中采购节省的医保资金通过结余留用等办法留给公立医院,用于医务人员薪酬支出。

5.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

建立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科学有效的综合监管制度,健全机构自治、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综合监管体系,形成专业高效、统一规范、文明公正的卫生健康执法监督队伍,实现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法治化、规范化、常态化。优化医疗卫生服务要素准入,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监管,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核心制度;加强医疗卫生机构运行监管,严格执行医疗机构分类管理要求;加强公共卫生服务监管,推动提升服务水平;加强医疗卫生从业人员监管,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医疗卫生服务行业秩序监管,加大联合监督检查力度;加强健康产业监管,建立包容审慎有效的监管机制;创新监管机制,完善监管方式。

(六)强化卫生健康保障支撑

1.加快重点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十四五”期间,贯彻落实《长沙市争创国家吸引集聚人才平台若干政策(试行)》(长发〔202212号)等人才政策,优化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公开招聘、引进医学高层次人才和学术带头人,鼓励卫生人才参加进修、转岗、规培、职称晋升、学历教育、医学继续教育,提高技术水平。支持急诊急救、公共卫生、儿科、精神科、医学影像、麻醉科等学科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卫生技术人才结构。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按照2030年城乡每万居民拥有5.2名合格全科医生的目标,至少选派100人参加全科医师、全科助理医师转岗培训。加强区人民医院全科医学培训基地教学质量的规范化、标准化、同质化管理,建成为省级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大力推广基层卫生适宜技术,将慢病管理、儿科、中医药、康复医学等知识和技能作为全科医学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鼓励基层全科医生通过成人高考、自学考试等方式取得更高层次的学历。加快健全人才留用的保障和激励机制。进一步探索和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保障机制和补偿机制,落实人员经费保障,优化人才招得进、留得住的激励机制,促进全区公立医疗机构良性循环发展。

依托省、市级优质医疗资源,创建2-3个省、市级医学重点学科。建立健全人才选拔、人才培养、使用评估及激励机制,打造2-3个医学人才培养高地,培养一批医德高尚、技术高超的领军型学科带头人。推动重点学科向预防、康复、精准和个体化诊疗等新的方向转化,加强与现代生物、材料、信息、工程等科技领域融合发展。

2.坚持医教研协同发展。坚持医教协同、医研结合,以临床为主体,公卫为支撑,应用为导向,加快引进高精尖的临床医疗技术。以重要病种、重大课题、重点平台、重大项目等为切入点,积极参与国家、省、市科研计划。以与湖南师范大学区校共建为契机,同步加强与中南大学、长沙卫生职业学院、长沙医学院等高校协同,合作共建高校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基地)、医学中心、研究中心等人才培养和创新基地,积极承接和转化其先进技术、科研成果。

3.大力推进智慧医疗建设

推进区域智慧医疗体系建设。建设运用安全可控、互联互通的望城智慧医疗云平台,实现医疗健康数据交换、信息共享、功能整合、协同应用。全面建成全员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卫生资源四大数据库,完成平台数据采集、标化、治理、整合,构建数据质量监管体系,夯实数据开放运营服务的基础。开展区域健康和医院信息标准适用性测试,推进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共享、数据采集与交换等国家信息标准应用落地实现卫生健康数据规则引擎、采集分析、评估反馈和再监测等数据闭环管理。对数据、网络、传输、服务器、数据库、终端实施全方位安全防护,实现网络信息威胁预警、安全态势分析等功能,提高卫生健康信息系统的安全监管能力。

加快智慧医院体系建设。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智慧医院建设,建成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一体化智能医疗服务系统。实现医疗行为、药品(耗材)使用、门急诊及住院、分级诊疗、支付结算、医疗物资配送、出院随访等服务与监管智能化,促进医疗服务流程优化,医院管理水平提升。建设互联网医院,运用互联网技术提供安全适宜的医疗服务,加强注册或者备案的执业医师在线开展部分常见病、慢性病的复诊、咨询和开处方等服务,推广“治未病”健康服务应用,为群众提供预防保健、疾病康复等健康指导。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达到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3级水平,三级医院达到4级水平。二级以上普遍医疗机构提供分时段预约诊疗、智能导医分诊、候诊提醒、检验检查结果查询等线上服务,三级医院预约时段精确到30分钟以内,加大医院智慧后勤管理体系建设力度,提升精细化管理能力水平。

健康服务应用体系建设。建设传输、存储、诊断、报告、后处理全流程一体化智能化的远程医疗系统,实现上下级医院、多学科在线病例讨论和远程会诊,提升农村和偏远地区居民就医便捷性;建设疫苗监控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全流程无缝对接管理;建设家庭医生服务系统,提升家庭医生团队服务能力;优化妇幼健康平台,实现妇女保健、孕产妇保健、儿童保健业务与服务功能一体化、网格化管理;建设卫生业务监管系统,精准分析与监管医疗服务质量、医疗安全、合理用药、规范执业等行为;以大数据为基础的健康用药智能辅助系统,实现健康保健、用药指导、慢病干预、康复护理等健康服务,全面提升服务质量与用户体验。

4.加强党风政风行风建设

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围绕“以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在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组织建设、廉政建设方面创新思路,创新举措,保持创先争优常态化。充分发挥医院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压紧压实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责任。加强倡廉教育,扎实推进卫生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纠“四风”工作,持续开展医疗药械购销等领域不正之风专项治理。持续开展主题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卫生健康职业精神,弘扬全民尊医重卫的时代品质。加强医德医风制度建设和医院文化制度建设,推进党风廉政和政风行风建设。加强行业规范和制度建设,持续推进行业自律和诚信建设,强化医务人员医学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教育建设。加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增进社会各界对医学事业、医务工作者的尊重与理解。

(七)积极培育和发展健康产业

1.加快融入湘江新区国际医疗健康城

打造“医养研商游”健康服务链条。激发社会资本活力,培育和发展社会办医品牌,总结发展医养结合成果,促进家庭医生服务市场发展。推进体检行业、心理健康服务行业规范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发展康复护理和残疾人康复护理等专业健康服务机构;推进重大疾病的特效药、高新技术检查等纳入医保体系,逐步提升报销额度和比例,简化异地就医结算程序;加大“长沙民生保”推广力度,丰富重大疾病险、家庭大病医疗险等商业健康保险产品供给,拓宽保险购买渠道。

2.加快推进望城经开区医药产业园建设

引进和培育大型健康服务企业,搭建药品和器械公共服务平台,设立医疗健康技术基础实验室,鼓励自主知识产权药品研发应用,建设医学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对标国际一流,打造全国标杆,建设成为集医疗服务、教学科研、商务办公、健身休闲、配套服务五大功能于一体的绿色生态智能国际范大健康产业城。

四、政策保障与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管理责任

卫生健康事业是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和生活质量的重大民生问题。各街镇要切实加强领导,将本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指标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对主要指标设置年度目标,实行绩效考核评价。要明确职责,合理配置公共资源,认真组织落实,有序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加强宏观指导和组织协调,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和相关配套政策。加强部门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动员全社会支持和参与卫生健康工作,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创造宽松适宜的环境。

(二)加强财政保障,健全长效机制

进一步明确政府、社会与个人的健康投入责任,建立公平、合理、可持续的分担机制。坚持以政府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主导地位,建立科学、稳定、适应卫生健康发展、符合区域经济实力的卫生健康投入和增长机制,确保“十四五”期间政府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逐年增加。落实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财政补偿政策,全面建立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制度。调整和完善政府卫生财政投入结构,政府新增卫生健康投入重点用于支持公共卫生、基层医疗服务和基本医疗保障,并向公立医院改革、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倾斜。努力拓宽卫生投入渠道,乡镇本级财政支持基层卫生机构能力建设,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卫生投资领域,建立多元化筹资机制。

(三)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加强对重大卫生政策、重大战略部署、重大突发件的宣传,树立卫生健康行业良好形象。大力实施健康素养促进行动,组织开展“健康中国行”系列健康传播活动。加强卫生健康宣传平台建设,继续做好官网管理,加强卫生健康网络舆情监测平台建设。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增强医务人员的事业心、责任感。不断加大卫生健康事业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力度,营造尊重、信任、支持全科医生的良好舆论环境。

(四)加强监测评估,注重工作实效。

建立实施规划的监测评估机制。加强监测评估能力建设,定期评估规划的实施情况,监督重大项目的执行情况。规范监测和评估程序,完善评价体系和评价办法,提高监测评估的科学性、公开性与透明度。开展年度考核,建立规划中期和末期评估制度,对规划实施进度和实施效果开展全面评估,及时发现问题,研究解决对策。


相关文档: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