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字湾街道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
丁字湾街道党工委
丁字湾街道办事处
2021年12月
2021年来,丁字湾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发挥滨江优势,加快融城步伐,靶向发力、重点突破,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地,以强大合力取得一定成效。
一、工作开展情况
1.创特色强基础,党建引领聚合力。一是夯实党建基础。出台《关于完善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细化职能职责。将半年度工作述职讲评会、年底党组织书记述职测评固化为制度,推动比学赶超。依托街道党校,开办12期主体班,分类施训。开办街道年轻干部训练营(第二期),举办“乡村书吧话振兴”等活动7期,为年轻干部成长赋能。选优配强村(社区)“两委”班子及骨干队伍,组织专题培训提升履职能力。经常性开展谈心谈话,从严从实开展组织生活会,队伍凝聚力不断增强。二是聚焦党群共治。构建“大工委”机制,推进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和“1+N”(村社区党支部+辖区单位支部)共建行动,形成68个结对共建项目,解决问题102个。全面激发非公党建活力,以商圈楼宇党建提升经济增长力。推进党建带群建,开展专题屋场会85场,引导群众自觉参与社会治理。三是擦亮党建品牌。深挖辖区红色资源、本地特色,靶向定位打造“一村一品”党建阵地矩阵,累计承办300余场主题活动,服务2万余人。全街各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169次,街道党校“丁字宣讲团”等群体开展理论宣讲82场。四是强化廉政建设。压实主体责任,班子成员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建立“360”廉情预警机制,开展“一月一主题”督查工作,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加以警醒。连续三年开展廉政主题活动,2021年举办“廉在丁字·亲清家园”主题活动,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相关工作被湖南卫视、湖南日报、湖南交通频道等媒体专题报道。
2.抓改革强结构,经济实力稳步提升。一是经济指标稳步增长。2021年,街道持续发力,完成财税收入5.73亿元,固投4.24亿元,引进财税“四上”企业达标14家,商贸类“四上”企业7家,各项指标呈现加速增长的良好态势。二是项目建设攻坚提速。今年完成征拆项目24个,扫尾项目5个,拆房280栋,2200余亩。湘江东岸堤防综合治理工程集体土地38户45小时签约清零、国有土地77户10天签约清零。三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严格落实《服务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工作实施方案》, 坚持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全程服务项目建设。提供“亲”“清”服务,举办“企业家沙龙”等活动4场,对企业税费等问题进行政策辅导,切实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湾田国际跻身“中国商品市场综合百强”前20强。
3.优配套强品质,城市功能扩容量。一是城市规划提质提档。利用街道全域纳入“一江两岸”开发建设契机,坚定“融城发展桥头堡、商贸物流样板区、一江两岸主战场”目标定位,坚持“多规合一”,主动深入对接相关部门,精心做好规划设计,做好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二是基础设施不断夯实。初步形成“四纵三横”路网骨架,香炉洲大桥和湘江东岸堤防工程开工建设。修缮维护路灯2000余盏,累计对25公里道路砍青除杂、灌逢补油,地铁1号线丁字段纳入长沙市第三轮轨道交通建设计划。水、电、气、公交等设施与市区全面对接。三是城市配套日趋完善。完成“一圈两场三道”、“实在公园”、双桥村公共服务中心等建设,丁字农贸市场、美来美商业广场投产运营。完善社区服务阵地12个,提质小区15个,改造危房131户。完成5个重建地雨污分流工程,进一步疏通毛细血管。
4.增福祉强民生,为民服务惠万家。一是开展“爱在丁字·幸福新城”“书记工程”。为6户困难残疾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赠送残疾人辅具31人次45件。50位“爱心妈妈”、“爱心爸爸”成功结对,40名学子获评“丁字教育奖”。走访200余家企业,收集解决诉求建议50余条。推动完成103件微实事,双桥重建地1230套住房贴上了门牌,石韵社区189栋安置房1500余户居民用上了天然气。“硬举措”+“软服务”让治理更有温度。二是乡村振兴精准发力。精细谋划翻身垸休闲农业片,引进潜彬生态、首嘉农业等6家农业企业,农业企业申报高质量高水平发展市级支持政策项目9个。打造茶园子、金棠岭2个美丽宜居村庄,兴城社区获评“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三是民生服务提质增效。积极推动就业创业,开办技能班12期、创业班29期,培训1533人次,举办专场招聘会2场,提供岗位3000余个,500余名求职者现场达成就业意向。完成丁字中学、丁字集镇完小提质改造,师大附中青石学校顺利开学。进一步完成丁字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质改造,全年新增3家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关注家庭健康,石韵社区被授予“国家级家庭健康促进中心”称号。
5.抓管理强落实,社会治理显成效。一是整体大局平安稳定。全力排查食品安全隐患,积极构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从严从快从实抓好疫情防控,管控重点地区返丁人员1249人,境外返丁人员18人,全年无一例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强化信访维稳责任,积极化解信访积案14件。筑牢安全生产底线,执法办案29起,对湾田开展4次全面排查,电动车戴帽率居全区第一,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下降。保持扫黑除恶高压态势,反电诈APP安装率稳居全区前列,电信诈骗发案率下降居全区前列。获评“长沙市禁毒先进单位”、“威尼斯赌场_澳门威尼斯赌场-【app*官网】:平安建设先进单位”。二是共建共治齐发展。推行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群众积极参与的“三位一体”治理工作机制,推进党建引领“热线+网格、吹哨+报到”工作,整合力量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91件,解决“12345”热线诉求问题1556个。三是从严管控促成效。建立“大城管”体系,实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坚持“日检查、周调度、月排名、季讲评”机制和24小时值班制。今年办结行政处罚案件121件,罚款18.2万元。完成21项城市乱象治理,改造农村卫生厕所72座,新建城市公厕2座。积极响应垃圾分类“撤桶并点”工作,全域推广垃圾分类,建设6座标准化密闭式智能环保小屋,石韵社区获评“市级垃圾分类减量示范社区”,金云村获评“省级卫生村”。
6.重宣传强引导,守好意识形态“主阵地”。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紧抓责任落实。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将意识形态工作与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落实。街道党工委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严格落实《丁字湾街道关于落实党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方案》,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要问题亲自过问、重大事件亲自处置,同时明确班子成员意识形态工作分工,严格落实“一岗双责”。二是突出学习教育,坚定理想信念。认真开展党工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全年共组织专题学习11次。突出学习重点,积极运用“学习强国”,充分发挥街域内党建阵地作用,线上线下结合,全力推进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多样化,提升广大党员干部宗旨意识、理论素养,加强理论武装。三是重视宣传阵地,把握舆论导向。牢牢掌控意识形态主导权,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坚持党建引领,围绕基层党建、经济发展、民生福祉、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全面做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宣传报道。截至12月,在中央、省、市、区级媒体发表文章300余篇。
二、2022年工作计划
2022年,丁字湾街道将主动融入省、市、区发展大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牢牢把握“一江两岸”发展黄金机遇,以创新促赶超,以实干促跨越,推动丁字在高质量发展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1.坚持党建引领,筑牢高质发展质效。一是深化党建内涵,加强治理效能。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压紧压实党建工作责任,坚持实施党建“书记工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创新社会中的模范带头作用,按照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机制、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机制和群众参与机制,强化“三位一体”工作机制,深入推进党建引领“热线+网格”“吹哨+报到”工作和“红色物业”,实现社会治理从“粗放式”到“精细化”新成效。二是深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准。持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支部“五化”建设夯实党建基础,做优班子成员党支部联系点工作,发挥好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开展好党员分类管理,抓好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加强优秀基层干部培养,全面提升党员干部履职能力和服务水平。三是深化党风廉政建设,持续改进作风。持之以恒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丰富群众意见反馈渠道,广泛听取民情民意,建立健全群众联系机制。强化政治监督,突出“两个维护”,压实主体责任,实施精准问责。
2.坚持统筹发展,推进城乡融合速效。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服务“一江两岸”开发建设,推进地铁1号线丁字段、香炉洲大桥、湘江东岸堤防工程等项目建设,加快推动驼峰桥拓改建设,打通游园路等断头路和半幅路,畅通内部循环。二是精准优化功能配套。完善产业结构,补齐产业业态,补强产业链条,助推产业转型,打造长沙城北的“丁字商圈”。优化资源配置,对本土学校进行提质改造,加大与名校名师合作力度,提升教育管理水平。三是深入推动乡村振兴。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做优做特农业产业链,盘活村级资产资源,探索茶园子美丽宜居村庄与金棠岭美丽宜居村庄文旅融合、富民增收路径,积极推向农旅产业市场,不断夯实农村发展基础。
3.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民生保障实效。一是重点落实民生实事。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解决群众的烦心事。做好辖区管网、防涝排渍、自来水、居民小区配套设施、路灯、绿化等维护维修管理工作。二是扎实维护安全稳定。深入推进大城管体系建设,持续开展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开展专项行动,狠抓污染防治。从严管控,开展交通顽瘴痼疾、黄赌毒等专项治理行动,高度自觉做好安全生产、信访维稳工作,全面创建“五零”村(社区),确保辖区平安稳定。三是聚焦提升生活品质。向主城区公共服务提质标准努力,创新城乡社会治理和城市管理机制,加强队伍建设,全力抓好高质量教育、就业、医疗、养老、托幼等公共服务供给,不断完善“一门式”服务,提升为民服务效率与水平。打造志愿服务、群众文化品牌,常态化做好精神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