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训营淬炼后备力量 夯实换届储备“硬根基”
2025年6月20日下午,乌山街道举行“我的奋斗在乌山”青训营二期结营仪式,以村级后备力量为主的48名年轻干部,经过为期半年时间的学习实践顺利结业。
本届“我的奋斗在乌山”青训营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既是街道持续深化村级后备力量选育管用的“后半篇”关键文章,更是为即将启动的换届选举精心打磨的“开篇”先导之作。围绕基层党建、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重点,青训营通过“理论教育+座谈交流+现场观摩+技能比拼”方式,实施每月一主题、每半月一次集中学习的“月月学”模式,分层分类办好系列化、专业化专题培训,为参训学员综合素养提升打下了坚实基础,成功锻造了一支政治过硬、本领突出的基层青年骨干队伍。
“结合维梓村实地调研,我们梳理出乌山贡茶产业振兴有以下五点破局之策。”结业仪式现场,学员手持调研报告,手指划过大屏幕PPT上的图表数据,朗声汇报,内容有质有料,字里行间体现出学员们对乌山发展的深度思考。
据悉,为提升学员尤其是后备力量的综合能力,锻造乌山街道高质量发展“生力军”,本次培训提前开展需求调研,聚焦干部“想学什么”“想补什么”,坚持实用、实际、实效原则,针对性设置培训课程,既开设政策文件解读、文字材料写作等实用课程,又设置群众工作法、安全培训演练等实务课程,还安排乡村振兴、廉政教育等教学实践课程。课程围绕解决村(社区)实际需求、提炼特色亮点等主题,通过“新素养”讲座、“新实务”观摩和“新技能”比拼,突出专业性与实用性,炼就手头“硬功夫”。
除学习成果汇报外,结业仪式现场亮点纷呈,既有微宣讲、微党课等理论展示,也有朗诵合唱、小品走秀等文艺表演。在开场播放的结业短片中,众人共同回顾的学习历程,正是这场丰富展示的答案所在。
半年来,青训营深挖时兴的DeepSeek等AI工具的政务运用技巧,还举办基层理论微宣讲比赛以赛促练理论功底,又请缨“书记工程”“既征即奖”等街道重要工作贡献力量……为了打造“复合型”人才干部,本次青训营聚焦基层干部的政治能力、攻坚能力、履职能力和示范能力,通过轮岗交流、专业提升、重点项目等培养模块,全力提升街村青年干部,特别是村级后备力量的履职能力。“本次培训内容形式丰富,结合街道中心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实践,有质、有效更有料。”双丰村后备力量袁姣感悟道。
本届青训营还评选出了优秀班委、优秀组长及优秀学员,通过树立标杆形成“比学赶超”的育苗导向,以榜样激励强化示范引领。
育好苗必有好老师。青训营开展“1+N”的“师徒结对”机制,即1名机关干部与2名后备力量结对,切实抓好村级后备力量“思想帮带强信念、基础帮带强队伍、实践帮带强服务”。通过进行授课交流、圆桌研讨等帮带模式,制定课程计划,开设了2场专题培训、3场研讨交流,重点解决村级后备力量经验不足、能力欠缺等问题。此外,培训将严管厚爱贯穿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严格实行学时制管理,为年度累计达80个学时以上者颁发结业证书,又常态化开展交流活动,持续增强干部的归属感与荣誉感。
就青年干部如何成长成才,乌山街道党工委书记刘倍求以《以青春之我铸就基层栋梁,以奋斗之我铺展乌山新篇》为题,用“忠诚、学习、实干、自律”四个关键词,对全体青训营学员寄予希望。
“青训营的圆满结业,标志着后备力量系统培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乌山街道青训营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面对即将到来的换届选举,街道将精准发力,把培训成果转化为选贤任能的实践优势,确保街道、村(社)两级人才队伍综合素养持续提升,让人才在乌山留得下、留得住、留得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