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说 | 李天添:耐得烦、霸得蛮,笨功夫里熬出“高精尖”
痛定思痛才有义无反顾
李天添创办湖南昊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只因一次特殊的经历。2017年,李天添在东莞参加智能制造装备展,与台湾一家CNC控制器公司的代表商谈代理事宜。当时,该控制器在大陆的市场占有率较为不足,鉴于国内已有的市场基础,他预想双方的谈判有很大磋商空间,达成合作意向只是时间早晚。
然而,事实证明,他的想法有点天真,代表商一上来就不太“客气”:“这次谈判仅限于四轴以下的产品。”李天添感受到了深深的“伤害”,因为四轴CNC数控技术当时在国内已趋成熟,商用也非常普遍,合作自然是没有达成。自此以后,李天添和团队深刻认识到:想得到尊重,唯有自主创新。只有自力更生,掌握了核心技术,就不怕被“卡脖子”。2019年,当创业机会出现时,他几乎没有犹豫,义无反顾地选择创立了昊普。
“耐得烦”才得拨云见日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创业就像跑一场马拉松,一步也不能停歇。筹划初期,李天添的团队从12人到只留下了3人。
记忆犹新的还有公司搬“新家”的蹉跎。天公不作美,下起大雨,因搬运的设备太大,无法直接进入厂房,大货车只能停在离厂房10米远的地方。这10米愁煞了众人,求着物业拆了墙,前进5米;剩余5米的绿化草地无法承受货车重量,奔走各个工地借来了铺路钢板,终于又前进了5米。平时斯文的同事满身泥泞在草坪上铺钢板、负责设计的同事坐进旁边的早餐店临时组装电脑画图赶稿……李天添看到这一幕幕,油然而生“昊普必成”的信念。
创业之初,活下来比什么都重要。李天添经历了创业者普遍面临的困难:核心技术人员姗姗来迟、流动资金岌岌可危、市场需求断断续续、生产产能起起伏伏、品质问题层出不穷……每一解决过程都困难重重,但大家一想起那个大雨天,就会满血复活。
曾国藩曾在给李鸿章的信中说:“若遇棘手之际,请从耐烦二字痛下功夫。”“这正是我们解决问题的策略——下笨功夫,也就是直面问题,耐烦对待。”李天添说。渐渐地,团队力量日益壮大,解决方案越来越多,销售业绩越来越好,合作客户不断增加……
积跬步方能至千里
从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到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加持,从最初的3人成团增至20余人,从仅有两台小设备的车间到多台高精度大台面加工中心,从租赁厂房到自行购买厂房,从一个作坊车间到拥有现代化管理的小型工厂……李天添带领昊普踏着清晰可循的路线,一步一个脚印,走向产业化发展道路。
事实上,尽管昊普直到2020年才实现盈利,但能够积极迎接挑战、艰难地活下来,也必将有条不紊地走下去。
“创业前,我经验不足、视野受限,对许多事情感受不深;创业后,尝试以引领者的身份从事热爱的事业,也学习以引领者的眼光看待制造行业。”李天添渐渐对“中国制造”四个字的分量,有了切身的体会。
“我将努力做一个有担当的领导者,不懈努力、持续创新,打造更好的平台,吸引更多的资源,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为中国制造持续奋力!”李天添坚定地说。